目录

模板机初始化
基本网络设置
    修改 计算机名
    修改IP地址
    修改 Host 文件
基础系统设置
    配置 YUM 
    更新系统
    安装常用依赖组件
        安装 虚拟化 增强 插件
            选择 1:安装 Open VM Tools
            选择 2:安装 VMWare Tools
        系统常用依赖组件
        安装 桌面 GUI 环境
    同步 网络时间
    修改字体主题
    修改资源限制配置文件
系统安全设置
    关闭 防火墙
    关闭 SELinux
系统用户设置
    添加 系统用户
    赋予 用户 管理员权限
    创建 初始化 文件目录

模板机初始化

#    删除 主机 SSH 密钥
rm -rf /etc/ssh/ssh_host_*
#    重置 主机 计算机名
echo "CentOS-Base" > /etc/hostname
#    删除网卡的 UUID 信息
sed -i '/UUID=/d'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ns32
#    删除网卡的 HWADDR 信息
sed -i '/HWADDR=/d'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ns32
#    删除 /var/log 下所有文件
rm -rf /var/log/*
#    清除历史记录
history -c
#    清除 root 中的 build 日志

#    运行 安装配置命令工具
sys-unconfig

基本网络设置

修改 计算机名

#    使用命令 更改 计算机名
hostnamectl set-hostname {计算机名}
#    编辑配置文件 更改 计算机名
echo "{计算机名}" > /etc/hostname

修改IP地址

#    修改 IP 配置文件
sudo nano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ns32
#    IP 配置文件默认内容,使用DHCP方式获取IP地址
#    {
TYPE="Ethernet"
PROXY_METHOD="none"
BROWSER_ONLY="no"
BOOTPROTO="dhcp"
DEFROUTE="yes"
IPV4_FAILURE_FATAL="no"
IPV6INIT="yes"
IPV6_AUTOCONF="yes"
IPV6_DEFROUTE="yes"
IPV6_FAILURE_FATAL="no"
IPV6_ADDR_GEN_MODE="stable-privacy"
NAME="ens32"
UUID="82bb5c3d-cc0e-4186-8841-9e1ab6e8d3eb"
DEVICE="ens32"
ONBOOT="yes"
#    }

#    命令行生成配置文件 手动配置IP
sudo cat <<EOF >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ns32
TYPE=Ethernet
PROXY_METHOD=none
BROWSER_ONLY=no
BOOTPROTO=none
DEFROUTE=yes
IPV4_FAILURE_FATAL=no
IPV6INIT=yes
IPV6_AUTOCONF=yes
IPV6_DEFROUTE=yes
IPV6_FAILURE_FATAL=no
IPV6_ADDR_GEN_MODE=stable-privacy
NAME=ens32
DEVICE=ens32
ONBOOT=yes
#    修改 IP 地址
IPADDR=172.16.28.40
PREFIX=24
#    修改 网关 地址
GATEWAY=172.16.28.254
#    修改 第1 DNS 地址
DNS1=172.16.28.5
#    修改 第2 DNS 地址
DNS2=223.5.5.5
EOF

#    重新启动 网络 服务 
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
#    查看 IP 地址
ip a

修改 Host 文件

#    修改 Host 文件
sudo cat <<EOF >> /etc/hosts

#    自定义 静态域名解析信息
{IP地址} {主机名}

EOF

基础系统设置

配置 YUM 源

#    备份 CentOS-base.repo 文件
mv /etc/yum.repos.d/CentOS-Base.repo /etc/yum.repos.d/CentOS-Base.repo.backup
#    安装 阿里云 EPEL 源
sudo yum install -y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epel/epel-release-latest-7.noarch.rpm
#    备份 epel.repo 文件
mv /etc/yum.repos.d/epel.repo /etc/yum.repos.d/epel.repo.backup
#    备份 epel-testing.repo 文件
mv /etc/yum.repos.d/epel-testing.repo /etc/yum.repos.d/epel-testing.repo.backup
#    下载 阿里云 Centos-7.repo 文件 并替换 系统自带 CentOS-base.repo 文件
wget -O /etc/yum.repos.d/CentOS-Base.repo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repo/Centos-7.repo
#    下载 阿里云 epel-7.repo 文件 并替换 系统自带 epel.repo 文件
wget -O /etc/yum.repos.d/epel.repo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repo/epel-7.repo
#    安装 Linux Standard Base
sudo yum install -y redhat-lsb
#    安装 IUS(Inline with Upstream Stable)源
sudo yum install -y https://mirrors.aliyun.com/ius/ius-release-el7.rpm
#    安装 Centos Release Scl 源
sudo yum install -y centos-release-scl centos-release-scl-rh

更新系统

#    清理 YUM 缓存
sudo yum clean all
#    重建 YUM 缓存
sudo yum makecache
#    更新系统
sudo yum update -y

安装常用依赖组件

安装 虚拟化 增强 插件

#    仅限虚拟化环境安装使用
#    可以通过命令,直接从软件源安装 Open VM Tools
#    也可以通过镜像文件,安装 VMWare VM Tools

选择 1:安装 Open VM Tools

#    安装 Open VM Tools
sudo yum install -y open-vm-tools*
#    设置 VM Tools 服务 开机自启动
systemctl enable vmtoolsd
#    启动 VM Tools 服务 
systemctl start vmtoolsd

选择 2:安装 VMWare Tools

#   创建光驱文件夹
mkdir -p /mnt/cdrom
mount -t iso9660 /dev/cdrom /mnt/cdrom  
#   加载光驱文件到文件夹
cd /mnt/cdrom
#    查看 CDROM 内的文件
ll
#   解压缩 VMWareTools 文件
tar -xzvf VMwareTools-10.3.23-16594550.tar.gz --directory=/tmp
#   进入 VMWareTools 安装文件目录
cd /tmp/vmware-tools-distrib/
#   安装VMWare 插件
./vmware-install.pl
#    重新启动
reboot

 

系统常用依赖组件

#    安装 系统常用 依赖 工具 组件
sudo yum install -y wget \
                     nano \
                     yum-utils \
                     git \
                     unzip \
                     bzip2 \
                     zip \
                     p7zip \
                     net-tools

安装 桌面 GUI 环境

#	列出所有可安装包
sudo yum grouplist
# 	以包的形式安装图形界面 
sudo yum groupinstall -y "GNOME 桌面"
#    获取当前启动模式
sudo systemctl get-default
#    设置开机启动为图形模式
sudo systemctl set-default graphical.target
#    设置开机启动为字符模式
sudo systemctl set-default multi-user.target
#    重新启动计算机
reboot
#    启动字符界面
ctrl + alt + F2
#    启动图形界面
sudo startx
#    以包的形式
sudo yum groupremove "GNOME 桌面" 

 

同步 网络时间

#    安装 NTP 服务
sudo yum install -y ntp
#   配置NTP服务器地址
sudo ntpdate -u ntp.aliyun.com
#   设置本机时区为中国上海
timedatectl set-timezone Asia/Shanghai
#   将当前时间写入BIOS
sudo hwclock --localtime --systohc
#   查看系统时间
timedatectl
#    编辑 root 用户 计划任务
sudo crontab -u root -e
#    每天 向 阿里云 时间服务器 同步一次时间
* */1 * * * /usr/sbin/ntpdate -u ntpdate -u ntp.aliyun.com
#    方法2 命令行自动追加 计划任务
sudo cat <<EOF >> /var/spool/cron/crontabs/root
* */1 * * * /usr/sbin/ntpdate -u ntpdate -u ntp.aliyun.com
EOF
#    查看计划任务
sudo crontab -u root -l

修改字体主题

#    编辑 环境变量 文件
sudo cat <<EOF >> /etc/profile

#    System HostName Clour Setting
export PS1='\[\e[1m\e[33m\][\[\e[1m\e[34m\]\u@\[\e[1m\e[32m\]$HOSTNAME \[\e[m\]\[\e[1m\e[35m\]\w\[\e[m\]\[\e[32m\]\[\e[1m\e[33m\]]\[\e[m\]\$ '

EOF
#    生效 环境变量
source /etc/profile

 

修改资源限制配置文件

cat <<EOF >>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*    hard    nofile    655360
*    soft    nofile    655360
*    hard    nproc    655360
*    soft    nproc    655360
*    soft    core    655360
*    hard    core    655360
EOF

系统安全设置

关闭 防火墙

#    一般不建议进行本操作,请根据部署内容不同开放端口或服务
#    清空 所有防火墙规则
iptables -F
#    停止 防火墙 firewall 服务
sudo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.service
#    禁止 防火墙 firewall 服务 开机自启动
sudo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.service
#    查看 防火墙 firewall 服务 运行状态
sudo firewall-cmd --state

关闭 SELinux

#    一般不建议进行本操作,当部署出现意外的网络故障时可关闭
#    关闭 SELinux
setenforce 0
#    禁止 SELinux 开机自启动
sed -i 's/SELINUX=enforcing/SELINUX=disabled/' /etc/selinux/config
#    重新启动
reboot
#    查看 SELinux 运行状态
getenforce

系统用户设置

添加 系统用户

#    创建 新用户
sudo useradd -r -m -s /bin/bash {用户名}
#    修改密码 方法1 
sudo passwd {用户名}
#    修改密码 方法2 (可以用于脚本,生产环境不建议,因为从历史记录可以看到明文的密码)
echo "{密码}" | passwd --stdin {用户名}

赋予 用户 管理员权限

#    方法 1:编辑文件,修改 /etc/sudoers 赋予管理员权限
sudo nano /etc/sudoers
#    在第99行下,添加一行
{用户名}    ALL=(ALL)    ALL
#    方法 2 :命令行替换,修改/etc/sudoers 赋予管理员权限
sed -i "/root\tA/a {用户名}\tALL=(ALL)\tALL" /etc/sudoers

 

创建 初始化 文件目录

#    创建 用户 常用目录
mkdir -p ~/temp/{logs,install,backup,shell,down}
#    创建 系统 常用目录
sudo mkdir -p /data/{docker,www,software}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